第一百五十三章 募兵与军备-《晋末的卯金刀》


    第(1/3)页

    刘泰的征兵命令下达,被抽调了府兵的所在郡县开始招募士卒。

    刘泰掌握的郡县,除了冀州北部两个郡因处于前线,所以并没被抽调士卒到战兵之中。

    除此以外,剩下来的冀州南部三郡,泰山郡,以及青州六个郡相继收到征召府兵的命令。

    每个郡县的征召,基本上是按照人口密度来分,像泰山郡与临淄郡征召人数到达了三千人,但最为偏远的东莱郡或者长广郡,也就八百人左右的数量。

    不论是哪个地方,至少当地百姓们报名参军相当踊跃,有的人因体质重不够身高太矮之类的原因被淘汰,更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仿佛痛失了一大笔的财富。

    没办法,自古以来穷文富武,想培养一名合格战士的水准实际上比培养一名读书人更高。

    因为合格的战士是拿命去拼搏富贵,若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至于读书人,真正的成本实际在教育普及上,公立教育越萎靡,读书人就越珍贵。

    但教育普及到每个百姓,那读书人长大后,也就只是成了合格劳动力而已。

    当然,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却是会人口素质的全免提升而大幅度的增强。

    不论如何,刘泰清楚凡府兵制招募进来的将士,现在心思肯定不稳定的。

    这第一年自己也尽量不去指使他们,而让他们熟悉府兵制下的军旅生活。

    什么时候回家耕种田地,什么时候参与军队的训练,以及应对府兵的考核,等到以后自己需要抽调府兵时,能直接把府兵中优秀的人才挑选出来。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对比起体质训练,思想改造更是免除不了,军史们会对想上进的府兵传授《汉书》,府兵们想更向上跨越一步就需要熟悉《汉书》。

    毕竟刘泰最重视思想统兵,哪怕最初士卒是因田地成为府兵的刘泰也不介意。

    历过现代社会的刘泰,连殖人这种奇特物种都见过了,更何况只是要几十亩田地的府兵。

    但军队到底是个整体,就必须要统一思想,统一纪律,所以他们想从府兵完成正式士卒的跨越,那就必须要识字,必须要完成民族觉醒。

    而在这些府兵身边,除了将士本人以外,而且还有一批比较特殊的府兵种子。

    这批府兵种子们的年龄都不到十岁,一个个根据军史们安排的课程认认真真学习《汉书》。

    而他们全部都是阵亡战卒的遗孤,刘泰把他们接送到就近的府兵军营之中教学。

    每一名牺牲了的战士,刘泰都会让人去仔细核实,因为凡战死的战士如果已绝后了,那他的军田便会回收,如果他有孩子,则长子继承他的职务,加入到府兵中训练。

    如果他妻子才刚生下孩子且年龄太小,那军田依旧保留到这男孩名下且交给他妻子打理。

    当地官府与退伍老兵则会给与照顾,像租用耕田器具,又或农忙时帮忙都军属优先。

    当孩子到6岁以后,刘泰会直接将一名孩子接送入府兵营地中,从小便被安排在军营中生活,成立专门班级对这孩子培育,每年只有年末时,允许回家一个月与亲人团聚。

    一直到他们顺利到达15岁算正式成年,到这时候他们便正式成为府兵。

    这种孩子,最开始时会进行体力训练,并教授他们读书识字,但随着时间流逝,各种军中技巧与知识,以及《汉书》《九章算术》《齐民要术》等等的课程也会教授给他们。

    最重要得是,这般从小开始培养,才真正能树立刘泰需要的价值观。

    当然,这些孩子现在最大的作用,便是直接展现在这些或许是因军田而成为府兵的将士们面前。

    哪怕你们战死,刘泰不会不去管你们的后代,相反,如果你们为了大汉复兴而战死,那么你们的后代绝对会受到刘泰最高待遇的照顾。

    这种真不是用嘴巴去说,这些战士们就是会信的,而且真的去说了,战士们怕是会怀疑刘泰就是要让他们去死。

    毕竟命是多么宝贵的东西,若没有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现在,这些战士们看着身为战卒的战士们牺牲的孩子真的受到了刘泰的照顾,自己好不容易的靠命挣来的军田,只要自己不绝后,那便能保留。

    对这些战士们来说,实在没有什么比这更具有说服力了。

    同时,刘泰也想通过这些孩子进一步影响这批刚进入到府兵营地中的新府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