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战争阴云-《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2/3)页
房文烨停下身子,沉吟了片刻,看向三房“进学,你手书一封,着几个人去一趟定安城,信里就写雪君娘亲思女成疾,卧榻多日,让她速归,另外将婚书悄悄拿给苏侯爷,他想必也明白我房家苦楚。”
“听父亲的。”房进学心里也很不舒服,他是极满意苏辰这个姑爷,那日见他身着铠甲,手提贼首威风凛凛从外面回来,别说自家女儿,就是他一个老丈人都觉得这男子不错。
可眼下累及到房家,他只是家中老三,根本没有话语权,只能听父亲安排。
他从宗族会议里出来,便找来三房乖巧听话的几个侄子,让他们带上写好的家书,又叮嘱几句。四个男子都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胆子也大,领了差事后,一人一马飞快出了云瑱郡,沿官道快马加鞭赶往定安城。
一路上,往日南来的商贩行人变得稀少,偶尔遇上一两个都是行色匆匆捡小路前行。进入定安城地界,远远的,原野上铁蹄呼啸,一支百余人的骑队巡视而过。、
东城门外,静谧的老树摇曳着光斑,大量兵卒进出、百姓聚集,或离散,战争的气息笼罩这座城池上空。
不少拖家带口的人从外面进城投奔亲戚,也有家中富裕之人,驱着数量大车,装载家当带着家眷仆人匆匆离开,去往别处。摇曳的树荫之下,江湖绿林抱着刀枪剑戟看着这些人离开,脸上露出不屑。
定安城苏家起事,三州兵马将来的消息已经传开,令人意外的是,侯府并没有强制所有人留下,想要离开的悉数放行,愿意留下的,可躲到城中,官府划地集中居住,等兵锋过后,可在城中永久落户。
此时苏从芳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他性子软弱,可在百姓当中颇具威望,那日布施遭遇刺客行刺差点伤重而亡,早在百姓当中传开,当世子苏雍死讯传来,不少百姓为其伤感,如今朝廷兵锋压境,留下来的百姓大多穷苦,却也最感念恩德,愿意跟定安城共存亡。
定安城眼下紧锣密鼓,筹备对抗朝廷兵锋,大量百姓自发奋勇,到山间帮忙采集木头,做为守城的擂木,热血之人则报名入军,第二天就跟着队伍来到郊外军营操练。
操练新兵的事落在董卓肩上,几乎每日他都住在军营,还要兼顾定安军的训练,每到夜晚稍有空闲,便写书送到苏府,让苏辰再招一些将领过来,就算当年有仇的,他也认了。
郊外,张角身边已经聚集不少信徒,还有更多从四面八方赶来,不久之后,他们将跟着大贤良师一起赶赴定安城。
城中还关押了一批降兵,总计两千七百多人,其中两千两百人是皇城甲士,被卸了兵器甲胄,关押在城墙角落的俘虏营,每日都会有府衙官吏过来劝说,当然,大部分是不愿加入造反的,到的眼下,不过寥寥百余人被说服。
另外五百骑兵,倒是显得好说话,尤其是见识过那身穿兽面吞头连环铠的将领威风后,他们当中大部分想跟其驰骋沙场。
收罗之前战事过后的战马,配上降兵,吕布手中已握一千一百多名骑兵。大抵是嫌弃这些骑兵参差不齐,每日都会让他们分成数股绕着定安城巡视,让他们适应长途奔袭。
而侯府上,苏家搬回来后,曾经被赶走的旁亲也都一一回来,他们也在三族之中,这边若是兵败城破,他们难逃一死。
眼下城中缺少人手,他们也在当中帮衬奔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整个苏府上,除了萧婥,就属苏从芳最闲,自搬回定安城,他几乎很少出门,往日府衙中的事务,如今都不用他过问了,一手提拔上来的太守孙叔武每日过来,只是向他请安,然后就去了南厢找小儿子苏辰。
只要眼睛不瞎,都知道定安城是谁在做主。
不过眼下苏辰很少出面,都是由太守过来汇报,他倒不是躲清闲,而是在书房跟着荀彧学习,听对方讲授军略、后勤、民生。
没有人是生来就会,苏辰也不例外。
“想要一己之力打下燕国,自身仍是不足,若有三五年,无需他人相助,但燕国朝廷绝不会等到那时候……”
荀彧坐在灯下,他一身青袍玄衣,手中捧着一卷空白书册,另一只手握着毛笔,一边书写,一边讲解“……借他人之手,则需让众人看清朝廷强弱,一旦朝廷久攻不下,气焰受挫,必然滋长各州诸侯之心,到时只需一纸檄文,群雄定然奋起而追,那时,外结联盟,内里行屯田之策,遣众家之兵,长驱燕州,毁良田断商道,一战可定乾坤。”
记下来!记下来!
苏辰连连点头,笔尖刷刷的在纸上写着,这不同于排兵布阵的打仗,长远战略才是一个主事之人需要虚心求学的。
“先生可还有其他教我?”
写完上面那些话,苏辰神色严肃,继续问道“眼下定安城需要调度之人,不知先生可愿意坐镇?”
荀彧沉默下来,只是专心的写着自己的东西。
“先生能来此,心中定然有怨,敢问先生之怨可是当年匡扶汉室之心未灭?”
听到苏辰这番话,荀彧手中书写的笔尖悬停,忽地笑了一下“汉室……我已无汉禄可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