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算是开门黑吗? 还没开始正式实验就倒在了第一步。 可做研究往往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陆时羡振作精神,开始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实验设计。 但思考再三,他的实验设计并没有什么逻辑性的错误,就算有一些细微的缺陷,也不会造成这种结果。 他开始回忆自己的实验操作。 苦苦思索中,他最后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 种原代细胞的孔板! 他选择的数量太少,对于他实验所需要的t细胞而言,最适宜的应该是96孔,而他选择的是常用的24孔板。 这样就会分布的比较均匀,不会因为刚刚的局部拥挤而发生溢出效应。 果然还是对细胞实验不太熟悉啊! 陆时羡在心里暗暗想道,然后轻吐一口气出来。 得了!又要重新开始做了。 陆时羡为马玉恒的实验室因此烧掉的经费心痛了一秒钟。 然后,再次开始了他的操作。 又是四天之后。 果不其然,这次的细胞培养的非常成功。 陆时羡在空中挥舞一下手臂,算是庆祝自己终于踏出了第一步。 接下便是进行正式的实验了。 接下来就需要制造炎症条件了。 所有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能够引发炎症,包括生物性因素、非生物性因素、进入人体的异物以及潜在的致炎因子。 根据陆时羡现在的了解,目前主流的炎症模式一共有两种:感染性炎症模型和非特异性炎症模型。 感染性炎症常见于流感与病毒导致的肺炎,陆时羡在文献里见过的只有克雷伯杆菌重症肺炎模型。 非特异性炎症的模型最多,能够在实验中观察到炎症在不同时间的过程,包括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 但是陆时羡这次的主角并不是炎症,自然不需要什么快慢,也不需要什么模型。 如果他能研究一个感染模型出来,那这本身就能算得上一个不错的成果。 可现在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炎症环境,用已经准备好的病毒对小鼠进行感染即可。 这也是最朴实无华的方法。 将已经喂养不少天的小鼠进行感染之后,陆时羡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收集了它的一些关键组织。 在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用石蜡进行包埋,接下来进行切片,来到了最关键的环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