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继续赶路吧。” 燕王上了马车,对外吩咐道。 …… 并州府,某处偏僻的村落里。 很难想象,一个数千户的大村,放眼望去,居然一间像样的房屋都没有,村西,一处由破木板搭成的小院之中。 而这里,也是小太监三儿的家。 这户人家,有一对老父老母,一儿一女,如今临近天子寿诞,普天同乐,邻居们也都互相热络起来。 当年,老两口实在揭不开锅了,便狠心将儿子送去当了太监,用换来的几许铜板,给年幼的女儿做了一顿饱饭,便想了此余生。 幸亏周围邻居发现及时,由村里做主,给家里添置了一些东西,多分了半亩田地,这才得以度日。 承了村里的恩情,老两口是老泪纵横,白天老母亲做些木纳,送给哪家稚童,晚上老父亲便偷偷去谁家,耕上一更天的庄稼。 周围邻居,也是对这家人十分喜欢,在父母的叮嘱下,每天窜门的小孩也是络绎不绝,老母亲就坐在门口,一边绣花,一边看着稚童,再听几声婶婶,心里也算有些许慰藉。 临近天子寿诞,家家户户都闲下来起来,处处院落都升起氤氲烟火气。 几十匹快马,自远处奔驰而来,路边的乡亲邻居,都好奇的看着风尘仆仆的将士,有眼尖的孩子,喜滋滋地告诉玩伴,他看到了一块白色的玉头。 顺着将士前进的方向,很多百姓拍拍屁股,小心翼翼的跟了上去。 “圣旨到!屋内的妇人,接旨!” 屋内,听到外面的喊话,老妇人顿时一颤,手里拿着的鸡蛋都猝不及防的摔到了地上,蛋清摔得哪都是。 圣……圣旨? 老妇人已经彻底没办法思考了,现在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 三儿,在宫里得罪皇上了。 此时,老父亲正在厨房内,帮着妻子打着下手,中午剩了的剩饭,正准备和鸡蛋炒了,让女儿沾沾腥味。 一切本是那么安逸,当传旨将士的声音,猝不及防的响起,老父亲手里缺口的盆也应声落地,米粒撒了一地。 两位老人同事愣住,老妇人嘴唇颤抖,脸色惨白,“老头,咋娃子莫不是在宫里犯了什么事,惹得皇上不开心了?” 老妇人脸色惨白如纸,外面的圣旨她听得清清楚楚,她家三儿能让皇上亲自下圣旨? 除非是,和尚梦见毕了。 她虽是妇道人家,很多道理都不懂,但眼前这事,太诡异了,顿时她眼眶就红了。 “老头,你说咱两死就死吧,咋姑娘还小啊,不清不白地连累娃儿,我心痛啊。” 老父亲却是不吭气,脸如白纸,从地上捡起盆,将还算大块的两团米捡了起来,带着妻女出门的时候,偷偷地硬塞到她们掌心。 三人出来后,便恭敬地跪到了地上,传旨的将士见人已经到齐,掀开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敕?! 周围懂一些经书的军户,瞬间全身都在颤抖,大荒的圣旨,有几种格式,若是昭告天下,则称“诏”。 若是封赏等级高的官员,则称“诰”。 若是封赏等级较低的人员,则名为“敕”。 除此之外,若只是宣布某件事,则称为“制”。 另外还有“册”,“书”,“符”,“檄”等格式,对应不同的情况。 这是封赏啊! 老父亲就算不知道“敕”是啥意思,但感受着周围乡亲的善意,双目都瞪圆了。 咋三儿,不仅没有得罪皇上,还沐浴皇恩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