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承包出版社,三十年不变-《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第(2/3)页

    那就是在八十年代,出版社并非全都是事业单位,国企也可以开出版社的。

    只是大部分情况下,比如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出版社才大多数是事业单位。

    但在地方城市,尤其是一些依托企业而成立的小城市,比如青红的出生地,当地出版社很多都是国企单位,是工厂的下属单位。

    在那些地方小城市里,当地机关事业单位,远不如当地国企牛逼,不光没国企有钱,还没国企有权。

    所以红光机械厂作为一家京城国企,申办一家出版社,完全没问题。

    只不过,国企性质的出版社,此时就不是差额拨款模式了,政府不会拨款给这种形式的出版社,而是完全由承办国企来负责出版社的开支。

    但不管是事业单位模式的出版社,还是国企模式的出版社,都要受出版局监管。

    所以,曹志强承包的红光出版社,只是承办单位是红光机械厂,但还要受出版局的管理监督。

    在李厂长的眼里,出版社办下来后,如果能承包出去,不用往里投钱,就有人替他们养一批光拿钱不干活,拿钱还特别多的老员工,那还求之不得呢。

    哪怕为了能让人养闲人,他不要管理费都行。

    要知道,不管是原杂志部的老周还是老钱,又或者是牛大姐。

    那些人都是老资格老干部,无论工龄还是级别都相当高,所以他们的工资也不少,平均每人每月得两百块钱。

    平均每人两百,六个人就是一千二,实际上超过了一千五。

    这一千五,是每个月都要给的,一年算下来就是一万八千元,真不是一笔小钱了!

    还不算这些人的医疗报销费呢,此时这些工厂干部,医疗费都是全报销的!

    要是加上医疗费,这几个老家伙一年下来,起码要花两三万!

    这笔钱对红光机械厂来讲,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所以在李厂长看来,曹志强能承包一个杂志社,养起老周这帮闲人,本就是替红光机械厂帮大忙了,再跟人要管理费,那就有点缺德了,更别说曹志强身后还有大关系。

    只是红光机械厂毕竟是国企,什么都要讲规矩,不要管理费是不行的,组织上通不过,所以怎么也得象征性的要一点。

    所以,李厂长才想让曹志强选分成模式。

    因为这样一来,以后只要曹志强在账面上做做手脚,年年搞个亏空,就不用交管理费了。

    但曹志强偏偏不选这个,而是要选择固定缴费模式。

    原因很简单,在曹志强看来,做假账哪怕你做的再巧妙,也是有痕迹的,只要有人查,铁定能查出来,而一旦查出来,那就不是补钱的问题,很有可能连执照都要被吊销。

    另外,做假账也没那么容易被通过。

    李厂长跟董书记都在的时候还好说,可如果换人了呢?

    董书记如今五十六,李厂长也五十五了,都是快退休的年龄了。

    一旦这俩人退休了,换了新领导上来,未必就那么好说话。

    而曹志强呢,对自己很有信心。

    他很确信,在自己的带领下,或者说在自己的系统外挂下,他的出版社一定会蒸蒸日常,成为一个恐怖的现金奶牛。

    毕竟他这个出版社的经营范围可是很广,是一家综合性出版社,不光可以出书出杂志,还可以出音像制品。

    也就是说,红光出版社呢,不光可以出书出小说,还可以办杂志,办报纸,甚至连音像制品都可以办。

    说白了,如今的出版社就是一个发行平台。

    只要你有出版社的名号,你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跟国内此时最大的出版物发行机构——邮局跟新华书店挂钩。

    换言之,没有出版社的皮,此时的你,自己也可以私自印刷图书去卖,或者私自录制音像制品去卖。

    但是这种没有官方认证的私下行为,被有关部门查抄只是小问题,最大问题是没法快速铺货,没法扩大影响力。

    因为你没有出版资格,就没法获得邮局跟新华书店的铺货渠道,没办法把产品迅速发往全国去卖,只能在你当地城市小打小闹。

    你只有走邮局跟新华书店,你才能发行全国,获得全国市场的青睐。

    而且你有了正规出版号,发行的产品也没人敢查抄你,赚取的利润自然就更多。

    还有一点,出版社因为是官方单位,此时在国内呢,也可以自己铺路子。

    比如说,出版社此时想要发行一本书,除了跟邮局以及新华书店合作,找他们帮忙铺货发行外。

    也可以自己建立一个新的发行渠道,自己派人去各个城市建立分社跟仓库,然后在当地雇人去各个小书商散书。

    这就等于说,你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属于出版社的,单独的发行渠道,类似快递那种模式。

    因为你是正规出版社,你这种派往各地搞发行渠道的方式,不会受到太多刁难,等于自己可以提前建立一个运输网络。

    在这种模式下,你就不用跟邮局以及新华书店分成了,赚的利润可以更多,当然开支也更多,总体来说,是不如跟邮局以及新华书店合作划算的。

    但在曹志强眼里,这是另外一个生财之路。

    这是啥?这就是自己可以单独建立一个分销渠道啊!

    一旦各个城市都有分社,以后随随便便都能转行干别的。

    而且有了分社,还可以在各地建立加盟连锁性质的小书店,搞个书店连锁,跟新华书店打擂台。

    书店现在可不光是卖书,还可以卖报纸,买音像制品,买汽水瓜子跟小吃。

    这是啥?

    这就是一个全国连锁的超市集团啊!

    可以这么说,一旦曹志强有了一个自己说了算的出版社,他就等于开了全国地图,全国各地的市场对他来说,再也不是天堑,能做的事情不要太多。

    所以,曹志强坚持要缴固定费,而且年限还定的很长。

    最终,在曹志强跟李厂长的讨价还价下,最终的承包协议就算签订了下来。
    第(2/3)页